为了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提供思想引领和智力支撑,南京师范大学于11月15日举行了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成立大会暨学科建设战略咨询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一起见证了这一时刻,并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加强思想引领,开展战略性部署
“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努力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高地、全国‘大思政课’创新引领高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南师智慧和力量。”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在成立大会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要聚焦国家战略,提升学科贡献与社会服务能力。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1998年就获批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点,2006年获批全国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019年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新增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前3%。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出版了《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及其中国实践研究》《经典作家探索理想社会与实现中国梦》等具有较高学术影响的优秀成果,《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中国”》等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这些成果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有效地发挥了理论研究在回应和指导实践方面的积极作用。
成立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战略选择,是深化理论创新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工作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的责任担当。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科中心原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认为,南师大成立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是“大战略、大格局、大手笔”之举,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作用、服务治国理政实践、加强思政课建设与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
整合优势资源,加强高质量建设
学科群建设是国内众多“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做法,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将汇聚校内优势资源,进行学科体系建设的创新重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宋进指出,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创新实践,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党建学两个主干学科,又依托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中国史等几个支撑学科,还协同法学、新闻传播学等交叉学科,进行融通融合,有利于为学科发展提供动力活力。
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既汇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也有中国史、政治学等江苏省重点学科,还有教育部、国家民委和江苏省等一批平台资源,也拥有一批国家级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省级学术带头人、国青年骨干。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指出,“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要进一步集聚力量,强化有组织科研;要进一步集中攻关,创新研究范式;要进一步集合资源,推进人才共育。”
擘画突破举措,推进跨越式发展
成立大会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永贵受聘担任部长,他报告了《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建设行动方案》,并重点就“六联六共六促进”的学科建设机制进行了解读,实现以集群建设提升学科效能,以战略导向优化学科方向,以集中攻关汇聚学科团队,以人才联培推动学科共建,以成果共享配置学科资源,以社会服务提升学科贡献。
与会专家为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建设提出了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秘书长、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认为,学科集群建设应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学科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重点解决单一学科无法完成的理论领航和服务功能,努力发出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程美东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要发挥学科交叉平台、学术指导机构和教学改革基地的功能定位,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关注现实、协同攻关、教学应用。
学科集群建设是南师大在“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综合优势,承担大项目,促进大交叉、建设大平台、聚焦大贡献,实现传统扁平化管理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战略导向的结构化治理转变。(吴镇宇 汤天明)